安穩度過2021 抗疫還需兼顧民生

原文刊於:星島日報A11版(2021年1月12日)
思路研究會

      踏入二〇二一年,香港人最常聽到的新年願望是平安健康,生活早日回復正常。去年,香港疫情不斷反覆,一波比一波嚴重,市民看不到曙光。今天,雖然疫苗已經面世,但專家普遍認為,疫苗要廣泛接種達到群體免疫效果,可能要去到二〇二一年底。但若社會經濟持續停擺,香港難再苦撐十二個月,市民的新年願望也會再次落空。特區政府有必要吸取二〇二〇年的經驗和教訓,改善防疫策略,讓社會經濟在疫情陰霾下,盡量正常運行,在此,政府有四大原則性問題要留意。

抗疫目標清晰 策略要配合

      首先,政府要訂下清晰的抗疫目標及策略。盡快「清零」的確是當務之急,但「清零」不是抗疫的終極目標。政府的持續性目標,應該是有任何新增確診出現時,可以及時撲滅,嚴防零星新症變成爆發,杜絕第五波的出現。要達到此目的,政府要認真做好三件事:第一,長期確保充裕的檢測容量、追蹤能力,和隔離設施。一旦出現零星本地確診,便能夠快速隔離出事的小區及群組,大規模檢測密切接觸者;確保本地新增個案基本都能追查到源頭。第二,嚴防從外輸入,閉環隔離措施嚴格執行的同時,也要從不間斷檢視本地的防疫漏洞。第三,提供充足的醫療資源,確保確診者可及時入院治療。

加大抗疫資源 勿計較成本效益

      以上三項措施相信起碼要維持到今年年底,所以必然需要投入更多財政和人力資源,政府不應該對成本效益有過多的疑慮。疫情長期有效受控,把經濟停擺的影響降到最低,已是最大成本效益的體現。二〇二〇年前三季本港GDP同比下降超過百分之七,GDP日均損失五點五億。本個財政年度,政府投入總計不少於三千二百億元抗疫及救經濟,即日均投入逾八億元。

      可見疫情帶來的日均損失動輒逾十億元。如果有效的防疫措施可以避免限聚令收緊一星期或一個月,已產生巨大成本效益。

不要把抗疫和民生放對立面

      既然抗疫是持久戰,政府的抗疫政策,必須全盤考慮到對市民生活各方面的影響,而不是把抗疫放在民生的對立面。中小企業倒閉,小商家血本無歸,甚至負債纍纍,基層勞工開工不足,市民生活陷入困境,身心疲憊,這些也會造成公共衞生問題。

      抗疫措施對七百五十萬市民影響至深,所以政府必須廣泛吸取意見。傳染病專家的意見固然關鍵,但公共衞生牽涉的範圍不止於傳染病,更要顧及全港不同市民生活所需。政府務必從多角度審視抗疫措施的各個細節,包括不同行業的商戶及僱員的實際困難,務求把抗疫措施對民生不必要的衝擊減到最小。

      限聚措施的推行絕對不能粗枝大葉,而要精準投放。政府希望市民多些留在家中,原意沒有錯,但以盡量關閉各種設施令市民沒有地方去,既擾民也不科學。

不能低估限聚令對民生傷害

      今天出現的怪現象,就是相對可以有效監控社交距離的海灘、燒烤場、遊樂場及康體設施全面封閉,變相令到很多市民湧去擠逼的行山徑,密封的商場,個別人氣商店甚至水泄不通。花市分散在十五個戶外場地,以封閉式管理,相對容易有效監控。取消後,市民擁往花墟及其他零散設施,風險會否不減反增?

      另外,食肆限兩人一枱及禁晚市,令到市民在家或私人場所聚餐,人數不受任何監控,社交距離真空。可見「一刀切」的嚴苛措施,不但無助抗疫,更有可能適得其反。

      香港居住環境異常狹窄,市民不願意長期屈在蝸居,我們也不應該用「抗疫疲勞」這個標籤歸咎市民缺乏紀律及耐性。總的來說,政府應該檢討政策,重新開放部分低風險戶外設施,達至分流效果,但同時加強執行社交距離措施,讓市民可以有限度安全外出。

      至於食肆及低風險的室內設施,例如戲院、美容院等,更有逼切需要仔細審視各種限制的必要性,盡快放寬。

      政府有必要調整思維。不要讓粗放性的行政措施令到商戶及僱員作出無謂犧牲。政府應採取「可以救一家企業就救一家。可以救一個行業就救一個」和「沒有必要關閉的設施就不關閉」的態度。「可以關的便關」的思維絕不可取。

      謀生是市民最基本的需要和權利。政府絕不能夠長期和反覆地褫奪這項權利,讓市民墮入困境。所以,限聚令之下每一項限制商戶合法經營的措施,都要有充分科學的理據,也要在非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行使,否則便應盡快撤回。這不是甚麼「體諒」或「善政」的表現,更不是「從寬」或「恩賜」,只是還原市民的謀生權利。

思路研究會:安穩度過2021 抗疫還需兼顧民生
Free Web Host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