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統性理解十四五規劃 港精準抓機遇

原文刊於:經濟日報A19版(2021年1月12日)
香港福建商會理事長、思路研究會創會會長 丁良輝

      「十四五」規劃是中國第二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五年規劃,標誌着國家發展進入全新階段,也為香港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機遇。系統性理解「十四五」規劃中有關經濟發展的新部署及重點,將有助香港抓準優勢和定位,準確把握「十四五」規劃帶來的機遇,充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。

經濟科技安全 相互緊密關聯

      「十四五」規劃涉及的內容相當豐富,其中經濟發展方面的內容最受外界關注。但經濟發展並非獨立問題,它與科技、安全方面的內容密切相關,三者需要系統性理解。

      在經濟方面,「十四五」規劃延續了前兩份五年規劃強調的創新驅動增長,但同時也為應對嚴峻的內外部環境變化提出一系列解決方案,包括經濟高質量發展、實現核心科技創新重大突破、高度重視實體經濟避免脫實向虛、安全發展、雙循環等。

      「十四五」規劃將科技創新、自主創新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,明確要求「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」,要「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」等,同時也要求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,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」,突出了企業對於創新的重要性。

重產業鏈供應鏈 應對美科技禁運

      「十四五」規劃中,產業鏈和供應鏈處於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核心位置,其中「堅持自主可控、安全高效,分行業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」等內容,既是針對美國對華科技「禁運」等措施,也說明中國會堅定地走以自主研發為主體的發展策略,用自主創新取代關鍵高科技產品的進口。

      有關安全方面的內容,在「十四五」規劃中的位置更加突出,其中強調築牢國家安全屏障,充實保障國家經濟安全、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等內容,並且還設置了專章,統籌發展和安全。

      堅持系統觀念是「十四五」規劃的發展原則之一,強調要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。系統性理解經濟、科技、安全的關係,要將三者視作相互促進,又相互統一的整體。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科技,尤其當前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在科技領域針對中國的背景下,如果中國沒有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,那麼有關產業鏈和供應鏈就會受到威脅,經濟發展就受到限制,人工智能、5G等新技術的應用,對於促進產業乃至整體經濟的國際競爭力也至為關鍵;反之,科技的進一步發展,也要靠經濟發展獲得支持。

      而發展與安全的關係,習近平主席在關於「十四五」規劃建議的說明中已經說得很明確,就是安全是發展的前提,發展是安全的保障。可見,科技、經濟、安全三者的關係密不可分。

供需側改革並重 強大國內市場

      於此同時,「十四五」規劃也第一次提出要形成強大國內市場,這不能完全理解為單單是擴大消費或內需,更不能將國內大循環理解成封閉經濟。首先,發展國內市場的內容非常豐富,需要貫通生產,分配、流通、消費各環節,也要打破壟斷和地方保護,降低社會交易成本。同時,也需要改善和拉動需求,包括改善城鄉差異和貧富差異,這樣才能帶動消費升級,從而擴大內需。

      第二,以往一直將一些拉動需求做法納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範疇,也就是提升供給體系與國內需求的適配性。「十四五」規劃同時強調,要形成需求牽引供給、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。這其實是在強調,「供給側改革」要和中央近日提出的「需求側改革」並重,令發展國內市場思路更加清晰明確,從中也可看出,發展國內市場其實牽涉到很多體制上的改革。

      另一方面,國內市場的不斷壯大,有助吸引全球的資金、人才、技術。保持開放的同時,也可以積極利用全球資源進一步提升中國的整體競爭力,進而縮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。依託龐大的內需市場,增加規模經濟效益,提高「中國製造」的品牌與技術,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就可以進一步助推出口,進而實現外需擴大。國際競爭力的提升,出口的增長,又將帶來收入的提升,進一步助力內需擴大。

      就此來看,擴大內需與擴大外需並不是割裂的,而是相互促進、相互發展的良性循環,最終促進形成雙循環發展新格局。

思路研究會:系統性理解十四五規劃 港精準抓機遇
Free Web Host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