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招打造港文化遊品牌 谷旅業

原文刊于:經濟日報-A16版(2024年4月17日)
楊華勇 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、思路研究會副會長

     訪港旅客近期人數近期呈現明顯上升趨勢,惟總體數字卻仍未如理想。現時內地旅客的外遊習慣與當年已有明顯轉變,而北上消閒遊玩也一直是港人的習慣,因此不應該過於看重對比內地旅客數字與港人北上數字,而是要結合現實環境,深度審視旅遊業發展定位,充分發揮香港獨特的自然風光、特色文化的吸引力,建立香港獨特的旅遊品牌,響應國家「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」的發展方向,才是充分發揮中央惠港政策的效能,重振香港旅遊業的重要方向。

釋旅遊潛力 吸內地青年深度遊

     香港旅發局最新數據顯示,2023年內地訪港旅客佔總訪港旅客人數78.7%,而同時期內地旅客人數只恢復到2018年約52.4%,下跌超過2,400萬人次。這說明內地旅客短期內,對香港旅遊業復甦至關重要,目前香港旅遊市場,特別是文化遊市場有很大空間開拓內地客源。

     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,促進兩地融合,除了要加強香港青年了解國家,也應該鼓勵內地年輕人深度了解香港。現時訪港內地旅客旅遊模式由「食買玩」轉向文化深度遊,這充分說明香港獨特的人文和自然環境,已經成內地遊客來港的關鍵吸引力,以及開發深度文化遊巨大的潛力。此外,內地旅客來港文化深度遊往往具有「特種兵」、「不過夜」等對體力要求較高的特點,也說明內地旅客整體年齡相對較年輕。

     香港是中西薈萃的國際城市,孕育出獨一無二的城市文化、人文氣息和城市建築面貌。比如旅客可以在中西區遊覽與辛亥革命先驅有關的香港歷史建築,了解孫中山在港的足迹,更全面的理解孫中山的革命抱負;還可以從九龍寨城公園,一窺港英時期社會狀態和基層生活環境。

     另外,香港中西合璧的街名展現了香港的歷史和文化,在全球獨具一格;再加上極具香港獨特歷史背景特色的舊建築,細緻探索不但能更深入、全面地探索香港的城市歷史,更能切身感受那段被殖民統治,飽含屈辱的歲月,以及中華文化不屈的生命力,更有助年輕人牢記歷史,以史為鑑、面向未來。在探索香港歷史的同時,同步品嘗別有風味的香港小食,這對於內地遊客,特別是年輕遊客來說,是前所未有的吸引力。

     而在新界,除了頗有特色的原居民文化,自然旅遊資源亦得天獨厚,多樣的濕地風光、世界級地貌,包括麥理浩徑在內的總計百餘條郊野徑,還能帶來各具特色的遠足路綫。再配合北部都會區的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,讓旅客能在繁華的都市裏,體驗大自然和欣賞文物古蹟。可見香港具有巨大潛力發展文化、自然深度遊,關鍵在於把各區的人文、自然優勢發揮出來。

區會助打造路綫 港府多元推廣

     有見及此,筆者有以下建議:第一,由文體旅遊局牽頭,由最熟知地區情況的區議會、歷史文化專家及旅遊業界共同合作,制定符合當區文化歷史的本地深度遊規劃,切合旅遊市場最新需求變化,再由旅遊業界將相關特色開發成具體的旅遊路綫或活動。目標是每區提出至少一項發揮當區特色的旅遊活動或路綫,吸引內地旅客參加。

     除了能夠吸引內地旅客深度體驗香港文化,還能吸引市民參與深度本地遊,充分發揮區議會功能,在促進港人了解香港文化的同時,振興地區經濟。有關計劃可按季度審視成效,以靈活調整方案,確保公帑用得其所。

     第二,區議會可借鑑各區「提振地區經濟專責工作小組」的相關提議,例如東區「譚公誕」的「夜飛龍」表演、大埔「夜光許願樹」等,然後由旅發局將有關旅遊產品推廣至內地,比如在包括小紅書、抖音、微信等社交媒體,以及在開通「個人遊」的內地城市投放戶外或媒體廣告,把各區本地深度文化遊項目推廣到內地旅客,並提供綫上渠道讓內地旅客報名參加。

     第三,出入境是否便捷是影響外遊意慾的重要因素,日前結束的復活節假期,超過190萬港人赴內地遊玩,港人進出內地便捷無疑是主要原因之一。反觀內地旅客來港,依然存在不少障礙。據統計,透過「個人遊」訪港的內地旅客佔2023年整體內地訪港旅客的60%。而算上剛剛加入的西安和青島,開通「個人遊」的內地城市共51個,在內地105個「大城市」中僅佔近半,在297個地級以上城市中約佔17%,而其他城市的內地旅客只能跟團來港。即使在已開通個人遊城市,簽注有效次數受限,旅客來港幾乎每次都要辦理簽注,每次只能在港逗留7日,中途如離港簽注即失效。下一步要檢視內地旅客來港的障礙,然後逐步拆牆鬆綁。

洽內地續擴「個人遊」 拆牆鬆綁

     接下來,特區政府應與國家有關部委繼續商洽,將「個人遊」計劃擴展至更多城市,進一步吸引內地旅客訪港。還應該爭取短期內首先恢復深圳居民申請「一簽多行」簽注,此後視情況把相關安排逐步擴展到粵港澳大灣區所有內地城市,讓具有較高消費能力的內地旅客可便捷地多次出入香港,增加他們訪港頻率,帶動更多高質量消費。

     政府同時還需要持續關注新增城市的訪港旅客人數,並評估香港旅遊接待能力,循序漸進與內地商討增加「個人遊」城市,避免出現來港遊客數量與香港的承載力不匹配的情況,確保服務質素和旅遊體驗。

     四,除了透過自然、文化特色吸引更多的旅客,也不能忽略進一步滿足高增值過夜旅客的消費需求,從而提升高增值旅客在港消費水平,多管齊下建構立體化的旅遊發展政策,才是促進香港旅遊業復甦以及持續維持旅遊吸引力的關鍵。

     未來政府要每季度從參與人數、活動舉辦次數、活動經費、旅客反饋和當區居民訴求等因素,審視旅遊項目落實情況。特別要留意的是,在發展文化深度遊的同時,在外來旅客和當區居民的訴求之間務必要做好平衡,避免對當區居民產生不合理滋擾,引發社會不滿或兩地矛盾。

4招打造港文化遊品牌 谷旅業
Free Web Hosting